、突破极限:自发热织物实现“智能保暖”
你是否想象过,在寒冷的冬天,一件薄薄的衣服就能自发热,告别臃肿的羽绒服?这已不再是科幻场景。
近日,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领衔的一项研究,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仿生光热织物,该织物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,无需依赖复杂电子设备,即可实现“智能保暖”功能。它能在-20°C的低温模拟日光环境下,用50秒内的时间迅速升温21.2°C。
这项突破性成果,成功解决了分子太阳能热(MOST)织物长期以来难以兼顾高效光热转换与坚固耐用的全球性难题。
02、灵感溯源:向自然学习的“智慧外衣”
这项技术的关键灵感,来自自然界的神奇造物。研究团队发现生长在盐碱地的极端环境中的植物“中亚滨藜”,可通过独特的“吸盐-泌盐”机制来适应恶劣环境。
团队受此启发,把由热塑性聚氨酯制成的中空气凝胶纤维作为基材,将其浸泡在特殊的偶氮苯/氯仿溶液中“腌渍”,纤维先充分吸收溶液而膨胀,随后在干燥时,偶氮苯分子会从内部被挤出,并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均匀、致密的晶体“外衣”——偶氮苯单晶层。
这不仅让纤维内部的分子结构更紧密,也让它获得了独特的光学特性和力学性能。
03、应用无限:从服装到医疗的广阔前景
除了快速升温,这款织物的耐用性同样出色。实验表明,在经过反复摩擦、拉伸甚至连续洗涤后,其性能保留率仍超过90%,满足了日常穿着的需求。
这意味着,它不仅能应用于未来的智能保暖服装,让户外工作者、冬季运动爱好者的装备轻便又温暖,还能拓展至医疗热敷理疗、特种防寒装备等领域,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邀约厦门
亲临现场,触摸纺织未来
纺织行业的未来,正由这些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所驱动。更多前沿的纺织科技与供应链资源,就在2026年4月9日-11日,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2026第二届厦门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。立即锁定行程,与我们相约厦门,共同开启纺织服装的智能新纪元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