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,纺织品天生是二维的——从传统织机,到当代高效的工业纺织,我们得到的始终是一卷卷平整的布料。德国青年艺术家Leonie Burkhardt却用织机编织出立体的雕塑,布料仿佛被施予魔法,自动生长出蜿蜒的曲线与起伏的肌理。
会生长的纺织品
Leonie Burkhardt的作品系列——Woven Forms,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制造工艺。这些作品使用工业提花织机编织而成,但在经纬线中嵌入了特殊的热反应收缩材料。当织物受热时,不同收缩率的纱线产生相互作用,使平面布料自动蜷曲成预设的三维形态。整个过程无需裁剪或缝纫,实现了从纱线到成型的无缝转化。就像大自然中花瓣的绽放,这些织物在不同温度中「生长」出预设的立体造型。
是工艺,是艺术,亦是设计
莱奥妮的作品很难被简单归类。它们既是精准的工业设计,又是充满诗意的艺术装置;既遵循严格的数学计算,又保留着手工的温度。
I see this process as experimental design research, the end product of which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fulfil a specific "function". This blur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design, craft and art. In my opinion, there is not necessarily a need to separate these fields.
我将这种创作视为实验性的设计研究,其最终成果未必需要承担具体"功能"。正是这种特性,使得设计、工艺与艺术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。在我看来,这些领域未必需要泾渭分明的划分。
——Leonie Burkhardt
可持续的未来织物
除了艺术价值,Leonie Burkhardt的探索更蕴含着深刻的环保理念。「通过编程将三维结构直接编织进织物,能大幅减少材料浪费和生产环节。」她解释道。在传统纺织业中,制作立体造型需要经过裁剪、缝制等多道工序,产生大量边角料。而她的技术有望实现从纱线到成型的零浪费生产,为服装或家具装饰面料带来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。
这项研究为3D编织领域作出了贡献,不仅揭示了跨学科应用的潜力,更重新评估了织机作为造型工具的可能性。尽管经纬交织仍是基本原理,但技术、材料科学与纺织工程的融合,正在根本性改变我们对编织纺织品的认知:从规整的矩形布片,迈向纺织形态的自由建构。——Leonie Burkhardt
了解更多前沿技术
尽在第二届厦门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,2026年4月9日-11日,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与您相约纺织行业盛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