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南的风吹过千年,在红砖古厝的檐角停留,在涛声依旧的鼓浪屿上盘旋,最终凝结为厦门人指尖的经纬。这里的一针一线,一染一晒,皆是海洋文明与闽南匠心碰撞出的永恒浪漫。
珠绣:南洋潮声落玉盘
XIA
MEN
20世纪20年代初期,海归华侨带回一些玻璃珠点缀的绣花拖鞋,厦门民间制鞋艺人看了爱不释手,开始在鞋面上、服饰上秀出各种花鸟图案,诞生了中国独有的珠绣技艺。绣娘以针为笔,将米粒大小的彩珠串成画,阳光折射下,珠粒如星辰闪烁,丝线似海浪涌动,这是独属于闽南的风情。
珠料的打磨筛选,绣面上的一针一线,数十种工艺手法,厦门珠绣既是技艺的展现,更是对本土文化的深情诉说。

刺绣:金线勾勒山海魂
XIA
MEN
不同于苏绣的柔媚,泉州金苍绣带着海洋的磅礴与神性的庄严。发源于唐代的蹙金绣,以金线盘绕立体浮雕,绣出闽南人的信仰图腾。
从画稿、打孔、绷布、印图、金葱平绣、金葱凸绣、上浆、组装等八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绣品,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间。金苍绣华美庄重,曾是闽台宗教绣品(如佛服、桌裙)的代表。龙纹、麟纹、云水纹等吉祥图案,在寺庙宫观的光影间熠熠生辉,也装点着传统戏曲服饰,尽显古雅。
苎布:畲族将生活织线
XIA
MEN
在闽东山峦叠翠间,畲族儿女世代守护着一门与大地共呼吸的绝艺——苎布织染缝纫技艺。
从一株青绿苎麻到一袭飘逸衣衫,畲民亲手种植、收割苎麻,经从拧线、圈线、纺线、游线到织布、染布、游布共有七个环节工序,将坚韧的麻皮化为细长洁白的苎麻丝线,再以巧手接成连绵不断的织布纱线。整个过程全凭经验与手感,是对耐心与技艺的双重考验。
渔女:海风塑形,劳作为歌
XIA
MEN
在泉州惠东半岛的海天之间,行走着一群令人过目不忘的身影——她们头披花巾、戴金笠,腰缠银链,短衣宽裤迎风飒飒。这便是惠安女服饰,一部穿在身上的海洋史诗。
“防风护体”的实用美学: 这套服饰是惠安女子与风浪共舞的铠甲。黄斗笠与斑斓花头巾紧密包裹头部,防风防晒;短紧贴身的“节约衫”仅及脐位,便于劳作,避免海水浸湿;宽大飘逸的“浪费裤”,裤管宽如裙幅,方便在海滩礁石间涉水捕捞。这种“封建头、民主肚、节约衫、浪费裤”的独特搭配,是海风与汗水淬炼出的生存艺术。

纸织画:经纬藏诗,素纱织梦
XIA
MEN
在闽南永春的青山绿水间,流传着一门“以画为经,以纸为纬”的奇艺——永春纸织画。它不似寻常绘画直抒胸臆,而是将完整的画作“解构”为缕缕纸丝,再以素白纸线重新编织成画。
匠人将彩画经线与素白纬线置于特制木织机上,如同织布般纵横交错、穿梭编织。经纬交织间,原画的绚丽色彩被素纸“稀释”,轮廓线条被细密网格柔化,形成独特的“隔帘观月、雾里看花” 的朦胧美感。

寻脉非遗,鹭岛邀约
XIA
MEN
2026年4月9日-11日,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。让我们在这个不止有涛声,还有经纬间流淌的文明星河,一同期待第二届厦门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!